http://www.sina.com.cn 2010年01月29日14:47 環球人物




萬里長子回憶 “父親退休后有三條戒律”
《環球人物》雜志記者 劉暢
1962年秋日的一個傍晚,北京東城區演樂胡同一個小四合院,萬里的家中,聚齊了全家老小八口人。氣氛顯得頗為嚴肅,每個人都沉著臉,萬里七十多歲的老母親還時不時發出抽泣聲。
萬里打破了沉寂。他看向兒子,說:“我是一名共產黨員,我并不是不愛你。愛自己的孩子看怎么個愛法,是嬌生慣養,把他放在暖房里頭,還是讓他到風雨中去鍛煉,去吃苦?我還是決定送你到農業第一線去鍛煉!”
這一年,萬里18歲的長子萬伯翱剛剛高中畢業,時任北京市委書記處書記、北京市第一副市長的萬里,決定送他下鄉鍛煉,遭到全家人的反對。萬里特別召開家庭會議,將全家老老小小召集起來,給他們做思想工作。
40年過去了,如今的萬伯翱已年過六旬,回憶當時的情景,每一個細節他都記憶猶新。他說,父親之所以作出這個決定,一個深層的原因,是他對農民、對農村有一種天然的感情!案赣H還認為,年輕一代必須要到風雨中和艱苦的環境中去鍛煉!
對農民有一種天然的情感
對萬伯翱的采訪,就是從這段回憶開始的!案赣H沒有想到,這一次家庭會議,這一個決定,改變了我的一生。我當了10年知青。一生最珍貴的階段,都是在農場度過的!比f伯翱說,一直到他長大后,才真正理解父親萬里的性格!案赣H以身作則,一心為公,而且對下一代言傳身教。他一生常常說的就是‘農民是我們的父母,不能進了城就忘了娘’!
“父親1916年出生在山東東平、泰山腳下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。這里曾因《水滸傳》名揚天下。當時,爺爺因為家里窮去當了兵,是閻錫山的部下,在臨汾戰役打日本時犧牲。父親正在曲阜師范學校讀書,突然有一天,有人通知他這個還沒成年的孩子去收尸,父親深受刺激。這些特殊的經歷,也塑造了父親堅強獨立的性格!比f伯翱說。
萬里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。青年時代,他就以讀書為掩護,組織學生運動,反抗日本侵略者,20歲出頭就當上了地委書記,成為“冀魯豫的三大才子之一”。萬伯翱說,解放后,雖然父親的官職越來越高,但他一生都忘不了自己是貧民的兒子。
上世紀60年代初,中國剛剛走出3年自然災害,處于經濟恢復期。國家號召大辦農業,萬里響應國家號召,將長子萬伯翱送往河南省黃泛區農場勞動鍛煉。萬伯翱成為首都干部子弟下鄉支援農村建設的第一人。當時的 《中國青年報》在頭版頭條對此事進行了報道。
“父親決定的事情,沒有人能改變。奶奶最終也只能沖父親喊一句:‘把你的皮大衣給他帶上!別把他凍壞了!”萬伯翱感慨,即便是這個要求,父親也沒答應。父親笑著對老母親說:“不能給。一毛錢也不要給他。你知道,就是要讓他自力更生。不過,這個月的伙食費可以帶著!背了计,他又說:“錢是不能給的。但是要看書和報,可以給。爸爸大力支持!”
萬里又鄭重地對萬伯翱提出要求:“不要總想著回來,你要想逃跑是不行的,除非你逃到海外去,我管不著;否則你就算逃跑回到這個家的門口,我也不會讓你進的!”
萬伯翱見父親把話說得這么絕,把路堵得這么死,也橫下一條心,“死心塌地地聽父親安排,就這么去干給他看看!”臨走時,從不題字的萬里在厚厚的筆記本上,為兒子寫了兩行字:“一遇動搖,立即堅持!比f伯翱就這樣背著父母親在戰爭時代用過的行李卷、兩本書,懷揣著第一個月的15元錢伙食費,上路了。
萬伯翱說:“我走后弟妹來信說,奶奶和媽媽時常流淚,尤其是和我同年級又同居一室的二弟,?粗宜^的空床位默默流淚不止。家人不知道我在那遙遠艱苦的地方獨自一人如何生活!
自從萬伯翱去了農場,從1962年到1966年,萬里共給他寫了十七八封信,是給5個子女中寫信最多的!案赣H開始是擔心我動搖,擔心我當逃兵,因為那時的艱苦誰都知道。但后來他在信中更多的是關心當地農民的情況,每次寫信必問農民的生產和生活!
鄧小平是父親最尊敬的領導和戰友
原國務院副總理田紀云,曾在《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》一書中寫道:“1981年,我一到國務院就在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、書記處書記、國務院副總理萬里的直接領導下工作,直到他1988年離開國務院去人大常委會任委員長。在長期的共同工作特別是推進改革開放的過程中,我對萬里同志有了較深刻的了解,也與萬里同志結下深厚的友誼!薄叭f里同志是鄧小平改革開放路線的忠實執行者,如果說小平同志是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的話,那么,他就是高級工程師之一!
談起父親和鄧小平的情感,萬伯翱告訴記者:“父親從入黨開始,便長期追隨鄧小平,成為鄧的得力干將。父親跟鄧小平一起工作學到了很多東西:果斷、堅定、看事物的敏銳眼光、處理事務的辯證方法等等;而鄧小平之所以信任父親,也因為危急時刻,父親都能夠扛得住,出色完成任務!
1949年,萬里隨劉鄧大軍南下,迅速有效地給劉鄧大軍組織籌備了大量軍需。新中國成立后,萬里一直跟著周恩來、鄧小平搞經濟建設。鄧小平任政務院副總理,萬里當第一任城建部長,1958年組織搞“首都十大建筑”;鄧小平“三下三上”,有兩次是萬里與他風雨同舟同下同上的。
“文革”時,萬里因為性格耿直,從不服軟,和很多領導干部一樣被打倒!拔母铩焙笃,鄧小平開始主持中央工作,萬里受命于危難之中,四屆人大后出任鐵道部部長。萬里面對遭受“文革”嚴重破壞的鐵路運輸事業,在鄧小平的親自領導下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整頓。短短3個多月,所有站段的運輸堵塞問題基本解決。萬伯翱說:“我聽鐵道部領導講,父親在任時制定的方針‘安全正點、四通八達、多裝快跑’一直沒有過時,為以后鐵道部的改革奠定了基礎!
然而,1976年,萬里再度被打倒,那時“四人幫”正掀起“批鄧、反擊右傾翻案風”的高潮。剛剛理出頭緒和稍有起色的國防、能源、交通、教育等又陷入一片茫然和混亂!八娜藥汀笨刂浦麄鬏浾摯髾,指使新華社記者到一些所謂“右傾翻案風”嚴重的單位——鐵道部、教育部、科學院等部委“蹲點”,列席黨組會議。這幾處,正是鄧小平重用的“改革派”所在的部委。在這些改革派中,最出名的是“四大金剛”。
萬伯翱說:“‘四大金剛’排第一的是科學院的胡耀邦,然后是教育部的周榮鑫、國防科工委的張愛萍和鐵道部的萬里!拇蠼饎偂緛硎琴H義詞,但到了老百姓那里,就成了一種褒揚了。當時老百姓紛紛評價,鄧小平的‘四大金剛’可真能干!
粉碎“四人幫”后,萬里被解放出來,1977年夏,被分配到湖北省工作。臨行前,他去看望鄧小平,向老首長辭行。鄧小平這時處于半解放狀態,可以自由行動,但尚未公開露面。他聽萬里說要去湖北,遲疑了一下說:“你不要著急走,再等一兩天!编囆∑较虍敃r的中央領導人建議,安徽這個“老大難”要有個得力的干部去。于是,萬里就轉而去了安徽。
“要吃米,找萬里”
鄧小平曾說,中國的改革從農村開始,農村的改革又從安徽開始。而這一點,和萬里緊密相連。1977年6月,萬里被任命為安徽省委第一書記,開始主政安徽。他一頭扎進基層,半年走了3000里路。萬伯翱說:“父親到了基層,對當地窮的程度大吃一驚,他看到農民沒褲子穿,孩子都藏在地鍋里取暖,臨近年關,卻為沒有一兩白面,吃不上餃子而發愁。父親講,《白毛女》里的楊白勞窮成那樣,過年了也要給喜兒扎根紅頭繩,也要吃頓餃子呀!他馬上命令農業部門開倉放糧,給每戶農民5斤面過年!
萬里調研從來都是輕車簡從,身邊只有一兩個工作人員,車一停,自己就下去走。公社干部照著稿子念,萬里一把奪過稿子,不聽他們講形式主義那一套,自己直接到農民家里去看。3個月后,安徽省委出臺了農村工作六條(草案),簡稱“省委六條”。
許多農民特別是干部開始疑惑很大:六條說“以生產為中心”、“尊重生產隊的自主權”,那么,“階級斗爭”這個“綱”還要不要呢?不是“階級斗爭要天天講、月月講、年年講”嗎?反響最大、爭議也最多的是關于聯產計酬的問題!笆∥鶙l”吸收有些地方群眾的創造,允許生產隊下分作業組,以組包產,聯系產量計算勞動報酬。廣大農民認為“大鍋飯”變小了,手腳也松了綁,對此特別高興。而一些思想保守的領導干部和想多吃多占的基層干部則強烈反對。
萬伯翱說:“要不是對農民感情深,父親絕不會冒這個風險。1977年還在提倡‘農業學大寨’,父親卻想,現在是百年不遇的大旱饑荒,農民沒飯吃,這個大寨學不起啊。他對‘農業學大寨’的會議淡然處之,對極‘左’的形式主義那一套深惡痛絕!睍h要求各省第一書記參加,但萬里就是不去,叫下屬去,萬里還交代:“你去只帶著耳朵,什么話也不要講,回來也不要傳達,回來就抗災、救命!
不久,全國各地對安徽的批評聲此起彼伏,有人說:“干部不是掛羊頭賣狗肉,不是嘴上說社會主義,實際干資本主義,不管什么積極性都去鼓勵,都去提倡”。也有人告訴萬里,一場大論戰就要開始了,來勢很兇,你可要小心點兒!“當時真的是談‘包’色變,群眾拿著報紙來找父親,問他還堅不堅持包產到戶。父親坦然處之,只要群眾吃飽飯,挨批斗就挨批斗吧。安徽被斗了兩年多,斗得不可開交,最終是鄧小平力排眾議,才幫助父親完成了改革!比f伯翱回憶,“當時父親還跟母親說,做好準備再次被打倒,烏紗帽不要了?善孥E出現了,百年大旱之后第二年出現了豐收。小崗村農民利益和力量的結合,效果巨大!
在萬里的強力推進下,小崗村的大包干經驗一夜之間在安徽全境遍地推廣,有民謠稱“要吃米,找萬里”。后來,這個曾經微不足道的小村莊成了中國農業改革開放的一個符號,F在被稱為“農業改革開放第一村”。
1980年3月,中共中央調萬里任國家農委主任,全面主持農村改革。隨后,萬里任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、國務院常務副總理。
萬伯翱感嘆:“這真是戲劇性的變化。父親認為在鐵道部和安徽的經歷,是他一生中兩次最驚心動魄的斗爭。他跟我說,老大,你不是喜歡寫劇本嗎,這就是一出好戲啊!
不問事、不管事、不惹事
1993年3月31日,萬里從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的崗位上退了下來,淡出了人們的視線。在中央領導人中,萬里算是較為長壽的。萬里年近90歲時,讀書、看報還不戴老花鏡;走路很快,不用拐杖,也不用人攙扶;和別人談話,思維敏捷,一語中的。
萬伯翱說,父親的養生秘訣是:三打、兩看、一接見,即打橋牌、打網球、打高爾夫球,看文件、看報紙和接見客人。每個雙休日,5個兒女再加上他們的孩子,都會聚集到中南!昂吞谩钡乃暮显豪,老老少少,歡聚一堂,敘說各自的所見所聞。此時,是萬里最快樂的時候。
萬伯翱回憶,父親不止一次說:“不在其位,不謀其政。對我來說,不問事、不管事、不惹事,就是對當權責任領導的有力支持!币虼,萬里給自己作了三條具體規定:不參加剪彩、奠基等公務活動;不再擔任名譽職務;不寫序言不題詞。
1993年9月,第七屆全國運動會在北京隆重開幕,大會組委會一如既往地給萬里送去了主席臺上的票和請柬,但他沒有出席。萬伯翱說:“后來電視上沒有父親的畫面,還引來很多猜測,以為父親身體不好等等。其實那天,他和一些朋友去北京平谷縣農村了!贝撕蟛痪,《鄧小平文選》第三卷舉行首發式,按說萬里應該出席,但他又沒有到場。1993年12月26日,首都舉行隆重集會紀念毛澤東誕辰100周年,萬里也沒出席……“這些錦上添花的事,沒有父親也照常進行!也省得人家不好排座次!
萬伯翱介紹,父親退休后生活很有規律,每天午飯后要睡上一覺,一般兩點鐘起床去參加體育活動。每周打三四次橋牌,兩次網球,偶爾打一次高爾夫球。萬里的橋牌水平比較高,牌友也多,老的少的都有。萬里說,他下來之后,什么職務也不干了,唯獨橋牌和網球協會名譽會長,他還愿意當。
萬伯翱還記得,2002年春節,他陪父親最后一次去了廣東,有點太陽西下、英雄暮年的意味。萬里說他要跟改革開放前沿的廣東人民告別一下,之后真的就沒再去過廣東!罢麄春節在廣東父親只專程看望了兩個人,一個是習仲勛,當時習伯伯已經病得很嚴重了,過春節他早早穿好了紅色的衣服,白色的襯衫,等著父親,他們激動地擁抱。父親說他來看他的老伙計了,習仲勛糾正他,什么老伙計,是老戰友!兩人談笑甚歡。另外一個就是專門在李長春同志的陪同下,去看望了另一位改革開放的大將任仲夷,他們也是老相識了!
這次廣東之行,萬伯翱印象最深的是在深圳,他和弟妹及當地領導陪萬里去蓮花山。對著鄧小平的高大青銅雕像,白發蒼蒼的萬里手持鮮花在冷風中深深地三鞠躬!拔覐奈匆姼赣H對什么人這么敬仰和深情懷念!比f伯翱說,在他看來,父親并不希望自己當什么領袖人物,“他只是個殺出一條血路的實干家!